TUhjnbcbe - 2023/10/11 17:53:00
封面新闻记者伍勇“医生的职业生涯,一直伴随着困难和挑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一直保持学习的势头,贯穿始终。”这句话,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明所说,既是对自己的鞭策,更是对广大青年医生的寄语。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明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节日来临前夕,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张明,讲述他的从医故事。从业12年以来,他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操刀过艰难的手术,医院的中坚力量。回望过往,他在手术台上明白了“医生”两字的责任使命;寄望未来,他希望下一代“青年医生”尽快成长。放弃读博进修医术网上自学每月用掉G流量张明是眉山仁寿人,今年42岁。年在重庆医科大学读完研究生之后便来到了医院。在医院工作3年后,他去重庆医科大学读博士。年3月,刚完成博士理论课学习的张明,医院的通知:医院成立新院区,科室力量分流,人才紧缺,希望张明能够去华中医院学习微创技术。一边是提升学历的机会,一边是提升医术的机会,面临两难,思考再三,张明决心前往同济进修医术。医院进修的日子里,张明认真学习和钻研腹腔镜胆道、腹腔镜肝脏、腹腔镜胰腺手术等技术,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极为单纯,“手术室和图书馆是我待得最多的地方,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张明说,回到医院后,他开始带组开展工作。年,张明到重庆医院开展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专项学习,半年时间里,一个老师要带十个学生。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在其余人选择周末回家的时候,医院,与此同时,网络平台的学习也不落下,认真观看各种会议、研讨、教学视频等增长见识。“那半年我每个月要用多个G的流量,不过收获也很大。”张明回来后,医院独立开展ERCP技术,每年为近例胆管结石或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一场手术一句话感受到“医生”职业的责任使命或许每一个医生,都有一台自己印象深刻的艰难手术,张明也不例外。那是多年前,张明接到一位云南水富的患者,是一位中年男子,跟着自己的幺爸跑货车时出了事。医院时浑身布满伤口,鲜血淋漓,生命危在旦夕。因为伤者大量溢出的血液淌满身体,给手术带来极大难度。手术过程中,张明全凭经验给患者止血、做手术。最后,手术很成功,患者恢复得很好。正是这个普通的手术,让张明铭记至今——几天后患者的妻子带着几岁大的孩子来看望患者,见到她们眼中对受伤亲人的期盼和依赖,此时张明才真正深刻理解到了“医生”这两个字的责任和使命。张明在做手术后来,张明一直和这名患者保持着联系。春节时,患者坚持要给张明送土鸡蛋表示感谢:“要不是你的话,我怎么还有机会看到我的小孩,看到他茁壮成长。”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张明,至今仍然激励着他不断努力,用更好的医术去救死扶伤。好医生要守住底线把学习贯穿职业生涯张明从业12年了,他坦言医生这个行业,困难和挑战是伴随一生的,“只不过不同的阶段,困难大小不一样。”张明的应对办法就是每天解决一个小麻烦,每天带着一个问题回家深入研究,他一直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面对刚“入行”的九零后甚至零零后,张明也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一个合格的医生,三观一定要正,要牢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和使命。”张明说,面对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思维活跃,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但是要守住底线。而不断学习则是张明十分看重的一点,他表示早期的理论知识要扎实,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更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挖”得越深,发展的路子就越广。此外还要多找机会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循环上升增强能力的过程。“三观是要求,学习为根本,实践出真知。”张明期盼:有更多年轻医生快速成长起来,拥有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