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容易出汗,特别是体形较胖的人,尤其是痰湿体质的人一动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于是很多的人想法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
俗话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汗的作用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的废物,还可以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其实人体有三个排*的地方,大,小便,汗,屁就是体内的废气,这几个排泄代谢的地方。
但是,如果出现了这几种(汗情),实际你就要注意一下的了,这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需要额外注意。
在这些部位出汗异常,身体发出有问题的告警。
一:臭汗源于肝
如果身体出现臭汗的情况,在此时就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臭汗,源于肝脾,尤其与肝的关系尤为重要。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那么则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脾胃之气也会将失于健运,这时就会产生湿热困阻在中焦。
于是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的人,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此时这类患者堕伴有口苦,舌苔*腻,小便色*,等问题出现。
肝脾湿热偏于脾湿热的人,往往在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及肌肉。
二:虚汗源于肺
一般情况下,虚汗主要的是指,肺气虚,肺气虚弱,表不固,因为肺主皮毛,这时容易出虚汗,而且容易犯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灸一下宣肺固表的穴位,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肾俞,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缓解虚汗问题,还能增强免疫力,从而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
三:冷汗源于肾
其实人们常说,吓我一跳,吓我一身冷汗,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也会出冷汗,那么为什么呢?因为喜怒忧思悲惊恐,恐则伤肾,受惊恐后,肾气下趋,肾阳内郁,这时就会手脚冰凉,汗出而不温。
另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的冒冷汗,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卫外之气的衰弱。
卫气具有固摄津液的作用,卫外阳气虚弱,表则不固,津液就会外泄,阴阳不平衡,心火偏旺,肾阳偏虚,表不固,汗为心之苗,从而导致多汗出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出汗则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此时有条件的可以培补肾阳,艾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引火归元),或者直接灸督脉,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培补。
但需要注意的是,艾作为养生保健之道,重在改善调理,使用方法期间,应适当禁忌,避免烟酒生冷寒凉,以免出现不适情况。
汗液颜色出现异常,则是肝胆肺有问题。
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而且某些身上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当出现不同的颜色汗水,此时应考虑下是不是身体生病了,需要及时查看。
*汗:
当身体出现*汗的时候,这种情况多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入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此外,过多的食用胡萝卜,橘子,柑橙等水果,也会出现暂时性*汗。
此时,建议及时查看,如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常见的肝胆疾患,脂肪肝的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以荷叶,决明子,菊花泡茶代饮。
白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出现白汗,多为肺气阳虚所致,常与肺功能虚弱有关,如有时肚子剧烈疼痛,也可以引起白汗淋漓。
肺气阳虚,应当健脾温肺,益气化涎,饮食上可以选用核桃仁,山药,干姜,之类的。
红汗:
汗液呈红色,多与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个部位出血,可能是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化学制剂,也会出现红汗情况。
内分泌紊乱,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作息饮食需要注意的了,尤其是不能熬夜了,及时查看具体情况,如是身体某个部位出血而引起的,及时就医。
四:绿汗
汗液出现绿汗,这是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汗有味道异常,身体就会出现问题。患有不同的症状的人,所排出的汗液味道也是不同的,可以通过闻汗之味,来自测身体某些具体情况。
汗液出现带有特殊味道的腥味,这可能是和热证或者湿热证有关系,一般属于肝热,多见于肝功能硬化。
从中医角度来讲,肝是负责处理和分解有*物质,日常饮食中的煎炸食物及烟酒等,均令体内积聚不少有*物质,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热,出汗只是排*的一种途径,所以肝热的,排出的汗多有异味。
而肝功能硬化的人,不能将体内蛋白质分解,很多蛋白质随着汗液排出被细菌分解,产生特殊的腥臭味,日常生活中可以喝菊花茶代饮缓解症状。
芳香味
如果汗液中出现芳香味,常是糖尿偏高的人体特征,还有一些小儿在汗液中能发出一种特有的独特芳香味,表明小儿具有遗传性血糖之类的问题。
适当的注意,出汗后禁忌喝冰镇饮料,应及时补充常温的白开水或者淡盐水,少量分多次摄入。
尿臭味
汗液中含有尿骚气,汗后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这种情况多属尿*症的表征,为尿*症肾气衰竭症状,情况比较严重。
酸味
如果汗液中带有酸味,可能患有活动性风湿有关,如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的药物也是可导致汗液气味发酸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大意,及时调理把大病扼杀在萌芽期。
这几种情况的汗也是身体预警。
人的阳气在表,出汗能让体内的湿气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这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适当的出汗还能起到散热,调节体温的作用,可以疏通毛孔,滋润皮肤,这时候切记不要抱着空调不放,否则到了秋冬收藏的季节容易落下病根。
然而,微微出汗才是养生,大汗淋漓则是耗生,中医就讲,大汗亡阳。大量的汗会耗气伤阴,导致身体体液过度消耗,打破体内阴阳平衡,对身体不好。
素问(宣明五气论)就讲,五脏化液,心为汗,景岳全书也是认为,汗由血液本乎阴也,虽然知道心是主血脉,但汗血是同源的,足以体现汗液的珍贵,这也许就是一句血汗钱的所藴含的道理。
正常的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如天气热,衣物穿多了,饮用热汤,劳动奔走,人体容易出汗,但汗量也不会过多,大多是一时性的。
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常见的全身范围出汗,且出汗均匀。
汗量,微微出汗,发潮发润。
时间来说,可持续,不是阵发性的出汗。
色味,无色或淡*,味略咸,无难忍异味。
次数,一天出汗在两三次,大汗不超过五次。
但是,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是汗液的量发生改变,很可能是体虚的表现或是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及时引起重视。
异常出汗的提示健康问题。
一动不动也出汗,这是气虚自汗,白天出汗比别人多,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甚至坐着不动也出汗,这是体质较虚,大病初愈的人,或者肥胖的人多见,主要是气虚导致的,气的固摄作用失司。
汗出怕风,气虚的人容易感冒,常感觉神疲乏力,气短,食欲差,此时可以煲汤山药粥,补脾益肺肾。
常常睡觉会出汗,这多是阴虚盗汗,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轻者入睡后稍有汗湿,重者每晚入睡衣被尽湿,醒后汗止,这种在中医角度来讲,是盗汗范畴,主要是阴虚火旺导致的。
经常出汗的人,常伴有手脚心热,两颊潮红,口干舌燥,容易心烦失眠,可以煲一点酸枣仁汤助眠养阴。
半身出汗,奇怪的出汗,警惕血糖之类的问题,如上半身出汗,下半身无汗,或在进食后一会儿,忽然出汗,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鸟,体重减轻的特征,适当的要注意血糖之类的问题。
胸闷出汗,出冷汗,提防心脏之类的问题。
心脏出现问题时,由于体循环淤血,会导致周围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液体渗出,如果出汗出冷汗,这时伴有胸闷,胸前区疼痛症状,可能是心脏症状发作的前兆。
全身汗,持续汗,当心甲状腺症状。
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燥热,随后全身出汗且持续出汗,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显示新陈代谢处于异常状态,或许是甲状腺给你发出预警的信号。
改善自汗多补气。自汗多为表虚不固,建议补中益气。常用的食物可以*参*芪炖鸡补中益气。
改善盗汗,要滋阴。常见的食物枸杞,桂圆,麦冬,百合,银耳等,滋阴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