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营养",产后妈妈们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身边总有很多人告诉她们:剖宫产生,身子太虚弱,要多补补;奶水不够,宝宝吃不饱,要多补补;坐月子不能落下病根,要多补补。
患者医院产科剖宫产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在全家苦口婆心的规劝下,月子期间一天吃5、6顿,不仅每餐有猪蹄汤,还不断有水果、甜品等加餐。
剖宫产术后第3天夜间,张女士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胸闷气短,深呼吸时加重,值班医师急请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胆囊体积增大并低回声,考虑胆汁淤积”,经肝胆胰外科会诊意见给予抗感染、利胆及对症治疗后张女士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第22天,张女士正给孩子喂奶,突然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张女士的家人赶紧医院急诊科。急诊医生结合检查结果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转入肝胆胰外科治疗。
第二天出现了疑点——号称“四大肿瘤神捕”之一的血清CA19-9升高到了.1U/ml(正常值为0-27U/ml)。
血清CA19-9是一种肿瘤标志物,通常是由胆管及胰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然后经胆道、胰管排泄。所以说血清CA19-9升高必然要通过上述两种途径达到:合成增多,或(和)排泄受阻入血。
合成增多的情况主要有:
胆管或胰管上皮细胞罹患肿瘤时可导致合成增多;
胆管炎症刺激胆管、胰管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合成增多。而排泄受阻的情况胆道肿瘤及胆管结石均可导致。
患者目前主要诊断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但是单纯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极少会导致血清CA19-9升高如此明显,难道说同时合并有胆道系统肿瘤?
如果合并有胆道肿瘤,为何她的肝功正常,胆红素没有升高?
如果合并肿瘤,肿瘤的部位在哪里,为何腹部CT显示胆道通畅?
如果不是胆道肿瘤,为什么腹部CT没有发现胆管结石?
如果胆管结石是CT不显影结石,为什么她的胆红素却正常?
诸多问题困扰着肝胆胰外科的医生们,患者刚刚32岁,花样年华,任何的医生都不忍心下一个“胆道肿瘤”的……
为解开谜题,患者经急诊上腹部强化CT检查提示“胆总管、肝内外扩张,考虑炎性改变;胆囊结石、胆囊炎”,再结合当天的肝功结果显示,张女士的肝功出现了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表现,腹部强化CT没有发现肿瘤证据,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种良性的梗阻性黄疸,结石导致的可能性非常大,保守治疗不能再考虑,手术是终极选择,而且恢复快、短期内不会复发。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王京涛带领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术中切开胆总管前壁,见有墨绿色浑浊胆汁涌出,胆道镜进入胆总管内见管壁光滑,管腔内可见黄色桑葚样结石1枚,大小约1cm。
张女士的这枚结石是如此的“狡猾”,结石胆固醇成分居多,胆固醇结石有什么特点呢?
王京涛解释:胆固醇结石CT有时候不显影,通俗的讲,就是做CT发现不了这枚结石,要做超声才可以看到,但是胆总管下端由于肠气遮挡超声又不容易看到。MRCP可以显示胆总管结石,但是操作时间长,磁共振检查短期内不一定预约上。患者当天入院肝功正常,次日CA19-9升高,第三日出现黄疸,入院当天晚上这枚胆囊结石便从胆囊“连夜逃亡”坠入胆总管,但是这枚结石尺寸较大通过不了胆总管末端的奥迪括约肌,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肝及胆囊内排泄的胆汁无法经奥迪括约肌进入肠道,胆汁受阻入血形成黄疸,这才露出“谍影”。
这个病例的特点是哺乳早期发病,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哺乳的影响,首先选择保守治疗,符合医生和患者的预期。再次发病以后及时采取了最微创的手术方式,恢复快、不宜复发,对患者身体以及母乳喂养影响降到了最低。
温馨提示
胆囊疾病通常会发出信号,比如胆囊炎、胆结石可能会出现胃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有些人以为是胃病,甚至盲目服用一些胃药,容易延误病情。
如果没有症状、结石没有增大,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结石嵌顿导致疼痛发作,结石增大,或是结石合并有息肉、胆囊壁增厚等,最好尽快手术切除。很多患者都有着“熬一熬”的心态,直到胆囊溃烂,甚至胰腺炎、胆管炎、黄疸时,才迫不得已入院治疗。这时做手术,恢复起来就慢一些。
预防胆囊疾病,平时得少吃高胆固醇食物,比如荷包蛋、油炸、烧烤、酒类食品等。为防营养过剩,成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孩子新陈代谢快,可以适当多吃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