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指南解读欧洲与我国最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TUhjnbcbe - 2024/10/21 16:38:0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硬化性胆管炎的一种,以肝内、外胆管多灶性狭窄和胆汁淤积为特征。PSC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胆汁酸代谢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原因共同参与导致[1-5]。PSC诊断主要依赖胆管影像学,血清评价指标仍缺乏足够的特异性[6-7]。此外,随疾病长期进展,其临床表现多变,并发症多样,50%~80%的患者常合并炎症性肠病(IBD),增加罹患胆管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风险[8-9]。目前尚无可治愈PSC的药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终末期治疗手段[7],其在我国也是重要的难治性疾病,且是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新版《欧洲肝病学会硬化性胆管炎临床实践指南》[10]更新了硬化性胆管炎的诊疗推荐意见(全文共56条)。其中,大部分条目(53条)主要针对PSC的诊断与治疗。本文旨在对年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与我国指南进行对比分析[11-12],服务临床实践。

1概述

新版指南首先强调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SS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定义和关系。硬化性胆管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表现为胆管纤维化和狭窄,常伴胆汁淤积、胆管阻塞等相关并发症,包括SSC和PSC。SSC是一组临床症状与PSC相似,但病因明确的疾病[13]。我国指南将其区别单独作为“鉴别诊断”的内容在后文作具体论述,新版指南较之在开篇进行着重强调,有利于明确新版指南的主要管理人群,即PSC患者。新版指南发表了最新的欧洲流行病学资料,PSC在北欧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约为每年1/和1/0,较南欧高10倍左右。亚洲的流行病学资料主要来源于新加坡和日本,我国指南并没有基于本国国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统计[14],有学者提出,可能与部分欠发达地区诊断率较低有关[15]。

2诊断

2.1主要诊断方式年版EASL指南着重推荐了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ESGE)的意见,将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作为优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主要诊断方式。我国年中华医学会指南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以胆管成像是否具有PSC典型特征为基础,并结合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相关肝酶指标升高或胆汁淤积症状等表现,作为大/小胆管型PSC的推荐诊断标准。相比之下,我国指南更加强调MRCP和血清胆管酶共同诊断的价值。相较年EASL指南和年我国指南,年EASL新版指南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对“成人”及“儿童”PSC的诊断要点进行了分别说明。对于成人的诊断标准,新版指南与我国指南内容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新版指南首先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解读欧洲与我国最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