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口鲜甜脆爽的鱼生,再加一杯白酒“消消毒”,简直上头!但在这美味的背后,竟暗藏健康陷阱。近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名腹痛、黄疸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在给患者完成ERCP取石手术后,竟从其留置鼻胆引流管中,引出多条瓜子状寄生虫活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患者平时有吃鱼生的习惯,虫体正是寄生在胆管内的肝吸虫,患者的胆总管结石很大,可能是肝吸虫感染所导致。经过3天的驱虫治疗,患者鼻胆引流管内引出大量肝吸虫尸体,经复查鼻胆管造影证实肝外胆管未见异常后,患者顺利拔管出院。下面,由我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主任助理韩宇斌来一解真相。
小虫子,大隐患!
肝吸虫,学名为华支睾吸虫,喜欢“躲在”淡水鱼虾体内,随着人们进食未经煮熟的鱼、虾(如生腌、鱼生),悄悄潜伏进人体,感染后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
韩宇斌指出,肝吸虫轻度感染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当重度感染时,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症状;慢性感染者大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虫体不断繁殖,易并发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严重者可造成肝硬化、胆管癌。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华支睾吸虫列为一类致癌物。
有市民会问,已经吃过好几次的,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感染肝吸虫呢?
诊断方法:
1、检验大便查找肝吸虫卵(可确诊),需要多次送检提高检出率;
2、血清肝吸虫抗体检查、肝胆B超或CT等辅助检查。
人体确诊肝吸虫感染后,应该如何治疗?
一般全身状况良好患者只需服用吡喹酮3天即可驱虫成功。因驱虫过程中大量虫体死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不适,且服用吡喹酮有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建议大家咨询专科就诊,住院驱虫治疗比较安全。
芥末、白酒能杀灭寄生虫?不可信
研究发现,寄生在淡水鱼虾中的肝吸虫囊蚴对芥末、酱油、醋等调味品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即使浸泡2-5个小时左右,都不一定能完全杀灭这些寄生虫,更何况人们日常进食只是沾取了少许调味料,杀虫效果便微乎其微。
另外,白酒不但无法帮助杀灭鱼生中的肝吸虫,还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更容易提高肝脏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敏感度,从而诱发肝病的风险。
预防感染做好这3点
01、不生吃任何淡水鱼虾等水产品,这是预防肝吸虫感染的最佳办法。吃鱼虾之前一定要将其彻底加工煮熟,特别是用作熬粥和涮火锅的鱼片,更要注意适当延长烹煮时间,保证其烧熟煮透。对于肝吸虫而言,只有在90℃-℃的温度下持续加热15秒以上才能将其完全消灭。
02、餐具要生熟分开。平常在使用刀具、案板、筷子、盛装盆等生活餐具时,一定要生食、熟食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另外,还要定期对这些物品进行煮沸消毒,提升安全系数。
03、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生吃淡水鱼虾史的人群,体检可选择肝吸虫抗体检查。如果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检查大便、肝胆B超;若出现腹痛、黄疸情况,需立即就诊。
文/韩宇斌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