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手术,零出血女婴胆管扩张至碗口大,手
TUhjnbcbe - 2024/10/31 17:00:00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罗雅洁通讯员梁辉刘玉君

“我们心里只有感谢,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谢谢医生护士挽救我们孩子的生命,给了我们希望!”1月18日,医院新生儿科,来自长沙的雷先生何女士夫妻抱着才出生40余天的女儿小蕊(化名),激动地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当天,小蕊出院回家,医院肝胆外科和新生儿科送上了锦旗。

因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小蕊原本只有笔芯粗的胆管长到了碗口大,还出现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生仅20天的小蕊危在旦夕。医院新生儿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商讨病情、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后,为她做了世界级难度的手术,成功挽救了这个幼小的生命。

出生20天的女婴危在旦夕

“宝宝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产检就查出宝宝右上腹有一个很大的囊性包块。”今年33岁的何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当时她心里特别慌乱,医院咨询、检查,医生建议可以生下来再观察。“这是我自己的宝宝,我们肯定不会放弃,肯定要努力找到解决办法。”

年12月2日,小蕊出生了。何女士还没来得及感受当妈妈的喜悦,小蕊就因为黄疸反复住院。“喝奶情况不好,查出来囊肿特别巨大。”看着襁褓中的女儿如此受罪,何女士和丈夫十分心痛。医院医院常务副院长彭创教授应邀会诊,初步诊断小蕊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建议手术治疗。

▲术前,小蕊的小肚子涨得鼓鼓的。

年12月13日,小蕊被转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病房。此时,她面色发黄,肚子胀得鼓鼓的,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意味着胆道梗阻,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在随后的全院大会诊中,新生儿科、肝胆外科、小儿外科、放射科、超声科、麻醉医学中心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后一致认为,患儿“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明确,胆管壁出现局限性坏死,还有胆管结石、胆泥形成。如不及时手术,胆管随时可能穿孔,导致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直接威胁患儿生命,手术迫在眉睫。

▲省医肝胆外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商讨病情。

科主任张爱民教授带领新生儿科医护团队为小蕊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年12月22日,医院首席专家、知名肝胆外科专家吴金术教授,彭创教授、易为民教授、刘苏来博士等,共同为小蕊施行手术。术中发现,原本直径只有3~4mm的胆管扩张至77mm,胆管壁也已发黑,距离坏死、穿孔只有一线之差。同时,胆管因为炎症、粘连,轻轻一碰就会出血。手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清除淤积的胆汁约60ml,彻底切除囊肿,并进行胆肠吻合、胆肠内引流。手术耗时约分钟顺利完成。

手术创下七个“世界第一”

1月18日,今日女报/凤网医院新生儿科看到小蕊时,她看起来和普通的婴儿没什么不同,黄疸完全消失,很是健康可爱。

▲如今躺在爸爸怀里的小蕊,健康又可爱。

“宝宝的体重已经有八斤多了。”新生儿科主任张爱民教授告诉记者,术后,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对小蕊进行了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平衡、保暖、防疼痛、防返流等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现在宝宝情况非常好,排泄没有问题,睡觉也很安稳,追人追物反应都很好。”另外,为了宝宝术后康复的效果,妈妈何女士每天都会进入病房照顾宝宝,“在医学上这叫家长参与式护理。”同时,肝胆外科专家每日进行术后查房,与新生儿科共同做好患儿的术后管理。

▲肝胆科专家每天查房,与新生儿科一道做好术后管理。

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蕊恢复良好,吃奶量和体重一天天增长,于1月18日康复出院,迎来崭新的人生。

▲小蕊术后恢复良好。

在吴金术教授看来,小蕊的成功救治,创下了七个项目的“世界第一”。“第一,她发病的时候是出生第四天,但病程其实是46天,因为在妊娠28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她有胆管囊肿了;第二,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她的胆管里有石头,是患胆管结石最小的患者;第三,手术突破了‘零出血点’的界点,仅出血3毫升,患儿体重只有3公斤,出血超过20毫升,就可以导致出血性休克;第四,我们成功让患儿的胆管‘上面不留喇叭口,下面不留小酒杯’;第五,为减少出血,我们直接把胆管囊切开、切断,因为剥离会让患儿大出血;第六,患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有坏死性胆管炎了,我们要切除坏死的胆管,这在之前也是没有报道的;第七,患儿做手术时出生仅20天,术后迅速康复,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个”。

吴金术介绍,小蕊的手术切口有十厘米,但采取的是美容切口,“她长大穿比基尼都没问题。”他表示,这次手术对手术器械和止血技术、胆肠吻合技术都提出了极高要求,手术难度堪称世界级。

编辑:小白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手术,零出血女婴胆管扩张至碗口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