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概述
大概7月底的样子,我同学打电话给我,他母亲感冒了。发烧38度多,恶寒怕冷,盖厚被而不解,食欲不佳。我嘱以小柴胡颗粒内服,未料服药后全身疼痛,医院急诊。次日同学拍了舌苔给我看,舌淡黯苔白稍燥,我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竹叶石膏汤与之。服药后症状缓解,但仍觉乏力。于是我给了一个食疗方(紫苏荷叶太子参姜枣)调理。并开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补中益气汤善后。病情得缓解。
8月底,病情出现反复,又出现恶寒,腹胀,舌淡黯红,苔白腻而燥,处以桂枝加附子汤加生地*参三剂。并建议做全身检查。
9月初,检查结果出来,提示肺纤维化,胸腔积水,且发冷症状仍有,遂以两剂并做一剂给药。药后恶寒消失,胃口转好。建议系统中医治疗,并处以当归六*汤三剂。
病情突变
9月15日,同学急电,他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反酸,背痛,腹痛症状。医院检查,检查发现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胆管结石发作。尤其是腹痛钻心。医院控制输液,后来在急诊输液一天。输液后稍微好转。处以中药大柴胡汤加芒硝二剂。药后得下利不止。当日下利四五次,次日七八次。得下利后,嘱去芒硝。并间隔服用红糖水。
服药3天后病情缓解,疼痛减轻。于9月19日处方:柴胡24克*芩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白芍30克大枣20克生姜5片肉桂1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大*15克炙甘草30克鸡内金10克茵陈10克*芪30克一剂。服药后腹泻2次。病情继续缓解。
9月22日处方当归六*汤加生姜大枣紫苏陈皮炙甘草一剂连服2天。
9月25日处方当归六*汤加生姜紫苏大枣陈皮通草芦根肉桂淡竹叶甘草一剂连服2天。
至此病情基本缓解,未再疼痛,未再发烧,胃口转好,老人家固执,坚持回老家调养。
后续调理
10月4日处方继续调理。柴胡24克枳实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3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枣25克白术15克竹茹10克鳖甲30克夏枯草10克枸杞15克淮山20克延胡索10克5剂水煎服一剂服2天服用2天停1天。
后记曾经有一位同道问我,中医是否看急症。我的回答是,中医最好不要看急症,但是你自己一定要会看急症。因为中医看急症的时候,一般都不是普通病人,大多数是自己的亲人。这并不是中医的悲哀,而是社会的悲哀。
作为中医,我从来不觉得中医淡出急症治疗领域意味着怀才不遇或者明珠暗投。因为我很坚定的认为,中医治疗急症的功夫,不管你用不用,它都在那里。如果你会,也许病人不会因此受益,但是家人和朋友一定可以受益。有一些治疗,永远只有特定的人能够遇见。这么一想,自然就没了为中医鸣不平的愤慨,相反多了一种超尘脱俗的优越感。
同学母亲这个病,大医院曾多次要求住院,甚至害怕病情恶化,出现了拒诊(建议回老家治疗)。当社会发展与大众智慧发展到我们现在这个层面,很多事是不言而喻的。在治病这个问题上,至少有三件事不能奢望。
第一,不要奢望医生会同情你,我曾经在重症icu门口停留过,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的内容是,鉴于重症监护的费用昂贵,请病人及时缴费,以免因欠费而影响治疗。我记得小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如果要对比医患关系的话,我想并不是我们变得复杂了,而是时代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不管你怎么用道德枷锁绑架医生,还是用冷言暴力攻击医生,冰冷的医患关系已经是一个铁一般的现实。不以医生,也不以患者的态度而改变。
当然,同情病人的医生是很多的,但这种同情,绝非一种社会文明的推动(医患关系紧张反而是社会文明的产物),而是源自医生自觉的职业使命感。我很难想象,如果同学的母亲真的住院了,对于他的生活将是如何复杂的影响。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包括我们对工作的掌控能力,其实是脆弱到极点。疾病附带的时间和物质成本,让人不寒而栗。作为同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我唯一庆幸的就是我会一点中医……因为中医总在一些时候,饶过这些社会矛盾,让你轻松解决问题。
我另外一个同学,二胎出生,高高兴兴,结果孩子出现了乳糖不耐受。咨询于我,其实我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后来查阅了下资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让我惊诧的是,这个病的发病率还非常高,甚至网络上成立了相关的群,全是这样的患者。我当时给同学的建议就是,这没啥大不了的,吃点中药就好。当时同学当时是很紧张的,因为周围很多孩子,家长都深受其苦。后来放暑假,同学回到农村老家,顺便把孩子也带回去了。我就让她找以前的铁锅子煮饭,然后把饭汤水喂给孩子吃。吃了一周左右。后来回到城市,我同学高兴的告诉我,说她孩子的病好了,这下好了,连吃药都省了。
末了同学介绍了一个同样的患者,说是让我给调理下。可能是我的态度过于冷漠,家长对我并不感冒,加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