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内镜技术在UC中的应用
(一)UC内镜诊断
1.内镜检查目的:全结肠镜检查是诊断UC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内镜下相对特异的表现建立临床诊断;评估病变特征、范围、活动度及并发症;同时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
2.内镜检查相关问题:
(1)检查适应证:原因不明腹泻、便血超过数周,对症处理无缓解,临床疑诊IBD者;IBD患者复查评估病情。
(2)检查相对禁忌证:存在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明显功能障碍;存在电解质、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等明显异常;重症UC患者酌情避免全结肠镜检查,替代方案可选择限制性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3)典型UC内镜下主要表现:病变呈弥漫、连续性,表面糜烂和浅溃疡,有合并症者溃疡形态多样。次要表现:病变以直肠最重、近端渐轻。
(4)检查范围:
(5)活检病理:
3.围操作期注意事项:
(1)推荐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作为导泻用药;重症UC患者若不宜服用导泻药物,可酌情局部灌肠后行乙状结肠镜观察和活检。
(2)操作时动作宜轻柔,适度充气和冲洗,有条件单位可选择二氧化碳气源;检查后要密切观察腹部症状体征和全身情况。
(3)推荐在内镜报告中使用UC内镜评分系统,如Mayo评分、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
(二)UC内镜随访
(三)UC内镜治疗
1.UC内镜前准备:
2.UC伴结肠狭窄:
(1)内镜治疗指征:运用局部活检、肠道超声、增强CT或增强MRI等方法充分排除恶性疾病并评估狭窄部位、数量和特征,对于单发或3处以下狭窄、不伴成角、狭窄周围无溃疡者,可行内镜下扩张治疗;无症状狭窄不建议积极处理。
(2)内镜治疗方法:
(3)并发症:
3.UC伴异型增生:
(1)单发息肉样异型增生病变:
(2)非息肉样散发性异型增生病变:
(3)随机活检发现异型增生病变:
4.UC伴消化道出血:
对于UC肠道炎症病变部位出血,首先以针对原发病治疗为主,必要时根据病变情况酌情考虑内镜下止血治疗,如氩等离子电凝术(APC)、金属夹止血术、黏膜表面药物喷洒术、黏膜内药物注射术等。若内科药物或内镜下治疗效果欠佳,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四)UC癌变内镜监测
1.内镜监测在UC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是长病程UC最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UC-CRC由异型增生发展而来。识别高危人群,早期规律性内镜监测联合活检病理,对检出异型增生和癌变有重要价值。
2.内镜监测的目标人群:
内镜监测的目标人群包括药物疗效欠佳的持续活动性肠道炎症、UC病变范围广泛、病程迁延(≥8年)、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具有多种肠外表现、多次复发或依从性不良者等。
3.内镜监测时间节点:
4.内镜监测方法:
二、消化内镜技术在CD中的应用
(一)CD内镜诊断
内镜在C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内镜下诊断、鉴别诊断、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评估CD的活动性、有无并发症、内镜下评分,指导治疗和随访方案。
对于疑诊CD患者,建议完善全消化道评估。
1.全结肠镜:
(1)临床应用:结肠型CD和回结肠型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观察内容:
2.气囊辅助小肠镜:
(1)临床应用:疑诊小肠型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观察内容:
3.上消化道内镜:
(1)临床应用:建议初诊CD患者,尤其是存在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建议确诊CD上消化道受累者,进行上消化道内镜评估。
(2)观察内容:
(3)注意事项:操作前询问病史,排除幽门梗阻。拟行小肠置管术患者,可在完成内镜观察后进行。
(二)CD内镜随访
(三)CD内镜治疗
1.CD伴狭窄:
(1)内镜治疗方法:柱状球囊扩张术或针状刀切开术。
(2)适应证与疗效:
(3)并发症:
(4)其他内镜治疗方法:
2.CD伴消化道出血:
(1)内镜治疗方法:电凝止血、钛夹止血、局部注射药物、局部喷洒药物等。
(2)发生率:
(3)疗效:
3.CD伴瘘管:
(1)内镜治疗方法:瘘管切开术、瘘管灌注术和瘘管闭合术。
(2)适应证与疗效:
4.CD内镜下置管/造瘘术:
(1)肠内营养管饲方法:
(2)适应证:CD营养治疗优先采用肠内营养。
(四)CD胶囊内镜诊断与随访
1.适应证:①疑诊CD,但胃肠镜和影像学检查呈阴性。②确诊CD,但结肠镜及影像学检查无法判断病变数量、范围和特征。③评估小肠病变的疗效,监测术后小肠吻合口复发。
2.CD内镜下表现和鉴别诊断:
3.CD胶囊内镜下评分标准与价值:
4.胶囊内镜检查并发症与处理:
5.CD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
三、内镜报告和评分系统
(一)IBD内镜报告系统
(二)UC内镜评分系统
(三)CD内镜评分系统
四、内镜应用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IBD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
1.全结肠镜或气囊辅助式小肠镜:
2.小肠胶囊内镜:
(二)内镜操作医师
(三)IBD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四)储袋内镜检查
(五)造口内镜检查
(六)特殊内镜检查
1.内镜选择:包括各种白光放大或高分辨内镜、电子或化学染色内镜,以及其他特殊内镜(共聚焦内镜、细胞内镜、全光谱内镜和荧光内镜等)。
2.观察内容:
3.局限性:
(七)IBD内镜的鉴别诊断
CD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肠结核、肠道淋巴瘤、肠白塞病、缺血性肠病、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Meckel憩室溃疡、末端回肠孤立性溃疡、药物性消化道损伤、自身免疫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管炎、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少见疾病等。
UC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各种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肠道淋巴瘤、结肠型CD、静脉硬化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孤立性直肠溃疡,以及其他少见疾病等。
(八)内镜下活检与标本处理、送检
1.IBD活检部位与数量:
2.活检标本处理与送检:
(九)IBD内镜与影像学检查的安排和协调
1.内镜联合影像学检查的意义:IBD是累及黏膜和肠壁的疾病,尤其是CD可能存在小肠和肠壁外、腹腔内病变,影像学检查(主要是CTE和MRE)可清晰反映这些病变的特征、范围和严重度。
2.内镜联合影像学检查的适应证:UC患者出现肠壁水肿、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中*性巨结肠、癌变、穿孔等情况时,腹部CT检查对判断病情很有帮助;CD患者CTE或MRE可清晰显示有无小肠受累、肠腔狭窄、瘘管形成、腹腔感染及炎症程度;尤其是存在肠腔狭窄、内镜无法了解狭窄段口侧情况时,影像学检查不可或缺。
3.CD疾病不同阶段的检查选择:诊断CD时,尤其是对小肠型和小肠-结肠型患者,推荐同时行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以全面评估疾病特征和严重程度,并可作为未来随访对比的基础。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消化内镜技术诊断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专家指导意见》()编写〕
(本意见刊登于《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2.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