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文化精神
精是医之本
医为院本,精湛的医技不仅是从医的立身之本,更是就医的生命所系。精是在技术上求精,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是学术上求精,学海无涯、医无止境;是管理上求精,安全规范、便捷高效!
“护士是守在临床一线的最主要的力量,动员最广大的护士参与到卒中的识别、急救和防治上来,帮助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更广泛地普及卒中防治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社区、带到家庭、带到临床实践中,形成防治卒中的巨大合力……”8月5日上午,医院介入科主任施海彬教授带领团队刚到宿迁没有停歇,便赶医院急诊中心,在卒中急诊救治绿色通道现场交流时,对护士谆谆叮嘱道。
施海彬(右二)在查房
国内领先的医院介入科
施海彬教授介绍,医院介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且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目前有医师19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14人。国际上绝大多数介入治疗项目医院均已开展。年手术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例。
“我们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点是脑血管病、肺栓塞与肿瘤的介入诊治领域,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科室高度注重人才培养,所有医师均有出国学习经历,10人在国外进行了半年到一年的临床培训,其中5人主攻神经介入。”施海彬说,介入科治疗范围涵盖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综合介入、非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治疗等。
目前,医院介入科能开展除心脏介入以外的几乎所有介入诊疗项目,常见疾病包括颅内动脉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各种肿瘤、非血管阻塞性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妇产科和儿科介入治疗等。
将介入血管外科打造成
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专科
作为第二阶段援建专家,施海彬教授医院并不陌生。今年1月11日,作为医院介入科的领*人物,施海彬教授赶到宿迁参加义诊,并就脑卒中的急救开展健康讲座,让宿迁老百姓不出家门,医院专家服务。
1月11日,医院卒中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宿迁分中心及施海彬教授名医工作站医院正式成立,医院就介入科疾病进行业务指导、人才培养、随访和数据同质化管理的新篇章。
成为第二阶段援建专家后,施海彬教授便开始医院介入科团队的力量,用在帮医院上,以期尽快提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整体医疗水平。
为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医院介入科团队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施海彬教授携团队于8月5日到该院进行全方位结对帮扶,零距离加强援建周期内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全力支援帮扶该院专科及学科建设快速发展。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宋春杰表示,作为施海彬教授工作室的落户单位,我们将合作常规化,形式灵活多样化,医院介入科与卒中中心团队的优良作风和精湛技术学得好、留得住,以更好地服务宿迁百姓。
“我们将在临床与科研两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的援建,将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打造成为在宿迁区域有影响力的临床专科。”提起未来期间的援建计划,施海彬教授信心满满。
8项工作助推介入血管外科高质量发展
施海彬表示,在临床方面,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工作,让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高质量发展。
在门诊上,每两周安排本部介入科一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坐诊,并参与查房、手术指导,举行业务教学培训讲座。
在滚动式进修学习方面,安排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到本部每人轮流滚动式进修学习3个月。
在专项介入技术学习方面,对于需要重点扶持的介入手术如介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与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等,将安排特定医师至本部进修学习6个月。
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方面,通过帮扶支持,积极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列腺动脉栓塞、大血管支架、胃肠道支架、胃造瘘、微波消融、碘粒子植入等新技术,达到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至少1项。
在与兄弟科室联络交流方面,加强与肝外科、感染科、消化科、肿瘤科、急诊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的合作交流,通过举办小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
在加强医学科普宣传方面,将通过义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