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扫描
(一)血管成像扫描
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在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最佳的时间内进行螺旋扫描,然后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出二维或三维的血管影像,称为CT血管成像或称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
1.动脉成像应用合适的注射速率应用高压注射器同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然后在靶动脉充盈最佳的时间内进行螺旋扫描,所得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
2.静脉成像有两种方式,一是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等到靶静脉充盈时扫描,例如门静脉成像;二是直接注射对比剂同时扫描,例如肢体静脉成像。
冠状动脉成像同时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和CT值监测激发扫描技术,在高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心脏。然后对不同时相进行后处理,选择合适的图像进行二维或三维后处理,重建出冠状动脉影像。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狭窄筛选的最佳方法。
(二)灌注扫描
1.方法经静脉高速注射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快速扫描,用固定层面的动态数据记录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组织的过程。然后根据不同的要求,应用不同的计算机程序,对对比剂首过过程中,每个像素所对应体素密度值(CT值)的动态变化进行后处理,得出从不同角度反映血流灌注情况的参数,根据这些不同的参数组合,组成新的数字矩阵,最后通过数模转换,用灰阶或伪彩色(大多应用伪彩色)形成反映不同侧面的CT灌注图像。主要有组织血流量(CBF)、组织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等测量指标。每一种图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灌注情况。
2.临床应用
(1)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脑灌注CT成像可在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2小时),在其引起形态学改变之前,就能发现明显的脑组织血液灌注障碍,清楚地显示出缺血性病灶的范围、程度。
(2)肿瘤灌注:通过对肿瘤血流灌注的评价,可以观察肿瘤血液供应的特点,从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中寻找规律,为肿瘤的定性分析,恶性程度的判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信息。还可以用于肿瘤放、化疗的疗效评价。
(3)肝肾功能的评价:利用CT灌注成像,可以观察不同时相中脏器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评价他们的功能。例如主动脉夹层的假腔累及一侧。肾动脉时,灌注成像可以评价肾动脉供血障碍的程度。
(4)心肌灌注:心肌灌注扫描可以评价心肌本身的血供情况,有助于诊断早期的心肌缺血,确认心肌缺血的部位与范围。
(三)CT椎管(脑池)造影
1.方法CTM的具体做法是在L3/4或L4/5作椎管穿刺,抽出与将要注射对比剂量相等的脑脊液,然后缓缓注入对比剂。腰段的扫描注人椎管内用对比剂3~5ml(mgI/ml),平卧2~3min,然后俯卧2~3min后即可进行扫描。胸段扫描注入8~10ml对比剂,头低足高位5~10min后扫描。颈段扫描注入10~12ml对比剂,头低足高位10~12min后扫描。脑池(室)造影注入10~12ml对比剂,头低足高位30~60min后扫描。当椎管内梗阻较严重时,延迟时间要适当延长。需要强调的是对比剂的选择,不仅一定是非离子对比剂,而且一定要用说明书上明确标明用于蛛网膜下腔的,千万不要把只能用于血管内的对比剂用于蛛网膜下腔注射,否则会发生严重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2.临床应用目前主要用于颅底骨折导致脑脊液鼻漏位置的确定,椎管内病变、脑池脑室内病变的诊断。
(四)胃肠充气扫描
1.方法事先清理胃或结肠的内容物,注射解痉剂抑制肠道的蠕动。胃的扫描先口服发泡剂,等胃被气体充盈后进行薄层螺旋扫描;结肠则自肛门缓缓注入~ml气体,以能充盈好肠道,病人又无明显不适为度,进行薄层螺旋扫描。然后进行相应的图像后处理,如多方位重组(MPR),容积演示(VR),仿真内窥镜(VE)等显示肠道内的病灶。必要
时可做增强扫描,用以观察病灶的血运状态,明确病灶性质。
2.临床应用胃及结肠肿瘤、息肉的诊断,指导纤维胃镜或结肠镜进行活检。可以同时提供病灶肠腔内外的信息。目前小肠的充气造影尚未取得成功。
(五)CT透视
1.概念与方法对确定层位进行连续扫描,用部分替代扫描与重建的方式来完成的不同时间图像的快速成像方法。
具体方法是,球管连续曝光,但扫描床不移动,即不用螺旋扫描,而是固定扫描层面。首先经过一周(。)扫描重建一幅图像,然后再经过45。或60。扫描,把新采集的数据替代上次扫描中相应部分的数据,与上次扫描的。或。采集数据一起重建出一幅新的图像(为了加快速度多采用×的矩阵),以后每依次旋转45。或60。即以上述方式重建一幅图像。每旋转。可以为8~6幅图像采集数据。每秒钟由于只重新计算1/8或1/6的数据,重建时问也明显缩短,这样就能在相当于原来完成扫描一幅图像的时间内完成固定一个(多层螺旋为多个)层面的8~6幅图像,每两幅图像之间只有1/8或1/6数据的差距。
2.临床应用CT透视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实时导引穿刺针,可以使操作者随时观察到穿刺针的位置(包括深度和角度),以在穿刺过程中随时调整穿刺针的方向使其始终准确对准目标。这样,既能在穿刺过程中避免邻近重要脏器组织的误伤,又能快速到达穿刺目标。CT透视的另一个用途是在增强扫描时自动启动扫描,即CT值监测激发扫描。在增强前的图像上选择靶血管做标记,并设置启动扫描所需要的具体CT阈值。这样就可以通过CT透视(低剂量)监视靶血管的强化程度,当CT值到达阈值时,自动启动扫描程序,保证每一次扫描都具有最佳强化效果。
MRI图像特点
(一)多参数成像
MRI是多参数成像,其成像参数主要包括T1、T2和质子密度等。在MRI检查中,可分别获取同一解剖部位或层面的T1WI、T2WI、PDWI等多种图像,从而有利于显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而包括CT在内的X线成像,只有密度一个参数,仅能获得密度对比一种图像。在MRI中,T1加权图像(T1WI)上的影像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问T1的差别;T2加图像(T2WI)上的影像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T2的差别;PDWI上的影像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组织间质子密度的差别。这种多参数成像有利于组织性质的确定。例如,在CT图像中,如果两种组织之间的X线吸收率无差别,在图像上就没有密度的差别,我们就无法辨认两者。在磁共振图像中,即使两种组织的T1没有差别,我们还可以通过T2的差别来区分两者。这就显示出多种成像参数比一种成像参数的优越性。
在T1WI中,T1越长,信号强度越低,亮度就越低,相反短T1的组织则表现为高信号,即高亮度。在T2WI中,T2越长,信号强度就越高,表现为高亮度;相反短T2的组织则表现为低亮度。
(二)多方位成像
MRI不必调整受检者的体位,仅仅改变不同梯度线圈的作用,就可以分别获得人体横断面(轴位)、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倾斜层面图像,有利于解剖结构和病变的三维显示和定位。
(三)流动效应
体内流动的液体中的质子与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质子相比,在MR图像上表现出特殊的信号特征,称流动效应。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成像过程中虽受到RF脉冲激励,但由于终止RF脉冲后与采集信号之问存在着时间差,使得当采集信号时,受激励的血液已经流出成像层面,因而接收不到该部分血液的信号,使流动的血液无论在T1加权图像还是T2加权图像上都表现为无信号的低亮度。这一现象称为流空现象。血液的流空现象使血管在磁共振图像上更加容易确认。
MRI技术
(一)脉冲序列
在MR成像中常用的脉冲序列有SE序列、梯度回波(GRE)脉冲序列、反转恢复(IR)脉冲序列等。其中SE序列最常用,该序列的过程是:90。RF脉冲—等待TE/2—。复相位脉冲—等待TE/2—记录信号。
(二)脂肪抑制
脂肪抑制是利用特殊技术将图像上由脂肪成分形成的高信号抑制下去,使其信号强度减低,而非脂肪成分的高信号不被抑制,保持不变,用以验证高信号区是否是脂肪组织。例如在脂肪抑制T1WI图像上,脂肪成分的高信号被抑制,使其信号强度减低,而其他高信号成分,如脑内血肿中的正铁血红蛋白、含顺磁性黑色素颗粒的黑色素瘤等,其高信号不被抑制,仍呈高信号。一用来确认脂肪成分的存在,二可以显示那些被脂肪高信号掩盖的组织成分。
(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ngiography,MRA)
MR血管成像(MRA)是使血管成像的MRI技术,早期它无需向血管内注入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检查过程简单、安全,属于无创性检查。常用的技术有时间飞跃(TOF)法、相位对比(PC)法。采用三维图像后处理.可获取类似血管造影的效果。但目前MRA的空间分辨力有限,对显示小的血管病变不够满意,而且容易受血流方向、速度和湍流的影响出现某些假象。目前,新的应用对比剂的快速增强MRA(CE—MRA)已经实现,可以避免血流改变对血管形态的影响,而且空间分辨力也有明显提高。
(四)水成像
MR水成像是采用长TE技术获取重T2WI,合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器官显影。
目前MR水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胰胆管造影(MRCP)、MR尿路造影(MRU)、MR脊髓造影(MRM)、MR内耳迷路成像、MR涎腺成像等。其优点是无创、简单、影像较清楚。只要有软件,在中、低场强MRI机上也可完成。
(五)功能成像
应用不同的扫描技术,用图像来表现功能方面的改变,成为功能成像。主要包括弥散成像(DI)、灌注成像(PI)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
1.弥散成像利用正常组织与病理织之间水弥散程度和方向的差别成像的技术,可以获得弥散加权像(DWI),计算弥散指数(ADC)。主要用于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鉴别新鲜与陈旧梗死,判断囊液的成分,肿瘤性质的鉴别等方面。
2.灌注成像是静脉快速注入Gd—DTPA进行动态。MR扫描,借以评价毛细血管床的状态与功能。l艋床上主要用于肿瘤和心、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
3.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是根据局部脑活动可以改变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利用这个差别形成信号,来标记正在活动的那部分脑组织。目前可用来判断不同脑功能的解剖位置。例如听觉、视觉、认知等方面的定位等研究。
4.MR波谱标记活体组织的波谱,根据波谱中化学成分的改变来进一步确定病变组织的性质。
(六)MRI安全性
一般而言,场强低于3.0T的MRI机对人体是安全的。但体内带有金属异物、人工铁磁性关节、动脉瘤夹等铁磁性物质的病人不应行MRI检查,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绝对禁止行MRI检查,正在进行生命监护的危重病人不应行MRI检查。孕妇尤其是早期妊娠妇女也应慎用。
(七)MRI的主要优点
与包括CT在内的X线检查技术相比,MRI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不使用电离辐射,无电离损伤;
2.软组织分辨力极佳;
3.可行轴、冠、矢及任意倾斜层面的多方位成像;
4.多参数成像,对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敏感;
5.除能显示形态学组织学的改变外,还可进行生物化学和代谢功能方面的研究。
(八)MRI的主要限度
MRI检查的限度主要表现在对带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带有铁磁性物质的病人不能进行检查;正在进行生命监护的危重病人不能进行检查;对钙化的显示远不如CT,难以对以病理性钙化为特征的病变作诊断;对质子密度低的结构如肺、皮质骨显示不佳;虽然先进的MRI设备能进行快速成像,但常规扫描信号采集时间仍较长;设备成本昂贵,检查费用较高也是限制因素之一。
X线对比剂
(一)X线对比剂增强的机制和引入方式
人工将能X线吸收的物质导人体内,改变病灶和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对比,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方法,称为造影检查。所采用的提高对比度的物质称为对比剂。对比剂的引入方式分为两种:①直接引入法:其中包括口服法,如食管、胃、肠的造影法;灌注法,如直肠、结肠灌注造影、逆行泌尿道造影、窦道造影等。②间接引人法:对比剂引人体内,经吸收或聚集,使脏器显影。如静脉肾盂造影,排泄性胆道造影等。
(二)X线对比剂的种类及特点
对比剂(contrastmedia)以其对X线吸收程度不同分为两种:
1.阴性对比剂(negativecontrastmedia)这类对比剂是一种密度低、吸收X线少、原子序数低、比重小的物质。x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低或黑色的影像。常用的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以空气应用最方便、最多、费用最低,但在人体内空气的吸收比二氧化碳慢。
2.阳性对比剂(positivecontrastmedia)这类对比剂是一种密度高、吸收X线多,原子序数高、比重大的物质。X线照片上显示为密度高或白色的影像。常用的对比剂有硫酸钡、碘化合物。
(1)硫酸钡(bariumsulfate)是纯净的硫酸钡粉末,白色无臭,性质稳定,耐热,不溶于水或酸碱性水溶液中。在消化道内不被吸收,无*副作用,服用安全。内服后在消化道内的排空时间与食物大致相同。多用于食管、胃、肠管、膀胱、窦道及瘘管检查。用法是根据需要将其制成不同浓度(通常用重量/体积来表示浓度)的混悬剂,采用不同方法导人体内。配置方法如下:
1)普通检查用硫酸钡制剂:可根据检查目的,调制成不同的浓度。大致分为三类:①稠钡剂,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3~4:1,呈糊状,用以检查食管。②钡餐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1~2。可另加适量辅剂:如胶粉、糖浆等,搅拌而成。用于口服检查胃肠道。③钡灌肠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4。
2)胃肠双重对比造影用硫酸钡制剂必须达到下列要求:①高浓度;②低粘度;③细颗粒;④与胃液混合后不易沉淀和凝集;⑤粘附性强。按其用于不同部位的浓度和用量,大致如下:食管浓度%左右,口服量10~30ml。胃和十二指肠浓度%~%,口服量50~ml。小肠和结肠浓度60%~%,灌肠~ml。因其不被吸收,故剂量不受限制。
须注意非医用硫酸钡往往含有氯化钡等有*物质,绝不可服用。
(2)碘化合物(iodide):分为两大类
1)碘化油(1ipiod01):是无机碘制剂,为植物油与碘的结合剂。呈透明的淡*色的油液,似有蒜味。用于瘘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用法为直接注人检查部位。注意不使其误入血管。碘化油吸收幔,因此造影完毕后,应尽量将其吸出。碘化油的含碘浓度为40%。
2)水溶性有机碘化合物(watersolubleorganiciodide)
体内过程:静脉注射后主要经肾脏排泄,几乎很快全由肾小球滤过而排出。注射剂量少时,血浆浓度很低,肾小管也可分泌少量。除经肾脏排泄外,少量碘对比剂可经其他器官排泄,即所谓异位排泄,其中主要由肝胆排泄,但也有微量对比剂经小肠、胃、唾液腺、泪腺和汗腺排泄的报道。异位排泄一般临床上难以察觉,然而在肾功能不佳和所用剂量较大时,肝脏排出量可以增多。静脉注射后药物很快与脑脊液以外的细胞外液达到平衡。由于不能通过正常的血脑屏障,故脑、脊髓和脑脊液中几乎不含对比剂。
根据水溶性含碘对比剂的分子结构分类如下:
离子单体(ionicmonomer):每个分子有3个碘原子,1个羧基,没有羟基(ioxith—halamate例外,有一个羟基),LD50(大白鼠半数致死量)为5~10gI/kg。在溶液中每3个碘原子有2个离子(比率为1.5)。
离子二聚体(ionicdimer):每个分子内有6个碘原子,1个羧基,1个羟基,LD50为10~15gI/kg。溶液中每6个碘原子有2个离子(比率为3)。
以上两种对比剂因溶液中含有离子存在,故命名为离子型对比剂(ionicagent)。
非离子单体(non-ionicmonomer):非离子状态,每个分子有3个碘原子(比率为3),4~6个羟基,没有羧基,LD50为15~20gI/kg。
非离子二聚体(non-ionicdimer):非离子状态,每个分子有6个碘原子(比率为6),8个以上的羟基,没有羧基,LD50为20gI/kg。
以上两种对比剂因溶液中无离子存在,故命名为非离子型对比剂(non-ionicagent)。
目前,水溶性含碘对比剂主要用于CT血管注射,部分可以用蛛网膜下腔。
(三)碘对比剂副反应及其处理
1.对比剂的副作用发生机制
(1)对比剂的*性作用:对比剂溶液的全部*性作用是以下三种因素的总和:
1)分子的化学*性,可能是由于它对细胞外间隙和(或)细胞膜内的蛋白质的影响,以及小剂量进入细胞内对比剂分子对细胞器和酶系统的作用。
2)渗透压*性,血液的渗透压为mOsm/kg。对比剂的高渗性使其在应用后可使液体从红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结构内移出,可产生疼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反应及血液粘稠度的改变。
3)离子失衡,当对比剂在血管中以一定比例替代血液流过(尤其在心脏、冠状动脉及大血管内)时,由于不同离子浓度比的差别,可产生某些副反应,如室颤等。
以上*性作用所产生的副反应程度与对比剂的用量有一定关系。
(2)对比剂的免疫反应:对比剂的应用还可能因其化学*性和高渗性以及离子失衡触发免疫反应,产生类似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假变态”反应,或称“假过敏”反应。
这种副反应的发生及程度与对比剂的用量无关。
(3)精神因素与副反应: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恐惧及焦虑也可导致某些副反应的发生,例如恶心,面部潮红等。有文献报道女性恶心等反应的发生率稍高于男性,考虑与紧张及恐惧有关。
(4)对比剂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除了特异性很强的胆系静脉用对比剂外,常规用CT血管内用对比剂的排泄,90%以上的量是经过肾脏。这样主要的影响是使肾脏的负担加重。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讲,很少因对比剂的应用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对于那些本来肾功能就有损害的患者就有可能发生对比剂性肾中*,而且对比剂的用量越大,注药前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发生对比剂性肾中*的危险性越高。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血管内对比剂,必须用时,也要注意尽量减少对比剂剂量。
肝脏是除肾脏外对比剂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当肾脏功能有损害时,肝脏的排泄量就要增加,此时如同时有肝脏疾病存在,就有可能对肝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多较轻,且为一过性。
(5)对比剂对凝血机制的影响:血管内皮可以被高渗溶液(如比率为1.5的对比剂)损伤,受损的血管内皮可以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这在静脉注射高渗对比剂时尤为明显,因为此时对比剂与血管内皮有较长时间的接触。
(6)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副作用发生的对比
1)分子的化学*性:离子型对比剂的结构内含有羧基,使它对血浆蛋白(包括酶系统)的结合力明显高于非离子型对比剂,它的化学*性(尤其是在直接接触中对神经系统的化学*性)因此而明显高于非离子型对比剂,因为后者的结构中不含羧基。在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中)的对比剂是直接与神经细胞接触,所以目前禁止离子型对比剂用于蛛网膜下腔。非离子对比剂与血清钙的结合甚少,又不含钠盐,其化学*性也因此而较离子型明显降低。
2)渗透压*性:渗透压*性主要取决于渗透压的高低,并不取决于有无离子存在。渗透压高达0mOsm/kg的离子单体对比剂无疑*性最高。离子二聚体与非离子单体的渗透压一样约~左右,也高于血液,但是已经低于离子单体。非离子二聚体的渗透压只有mOsm/kg是等渗,所以渗透压*性最低。
3)离子失衡:非离子对比剂不含离子,应用时不会产生因离子失衡导致的副反应。这是它优于离子型对比剂的一个方面。
4)假变态(假过敏)反应:这些副反应的发生及程度与对比剂的用量无关。当然非离子型对比剂较离子型的危险性要小得多。
5)对比剂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多数文献认为对肝肾的影响,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比剂之间无明显差异。
6)对比剂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比率较高(3、6)的对比剂与比率较低(1.5)的对比剂相比有较小的因血管内皮损伤造成的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但是,离子型对比剂在试管内及血管内的抗凝作用要强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这一点上,低渗离子型对比剂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它的低渗(比率为3),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较高渗离子型(单体)对比剂要轻得多,而由于它是离子型对比剂,故抗凝作用又高于非离子型对比剂。
2.对比剂的副反应表现
(1)从反应症状的程度上可分为:
轻度:无需治疗,很快恢复正常。
中度:需要治疗,用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但无需监护。
重度:危及生命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2)副反应的临床表现:
较轻的有全身或局部发热、局部疼痛、喷嚏、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荨麻疹、流泪、结膜充血等,严重的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抽搐、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3.对比剂反应的高危因素
(1)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尤其是中度损害以上。
(2)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3)有过敏倾向者,如哮喘、荨麻疹、枯草热患者和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者。
(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有对比剂过敏史者。
(7)各种因素导致的体质严重虚弱者。
4.对比剂反应的预防
(1)CT室必须装备必要的各种抢救用药品以备随时取用,同时要配备氧气瓶(或管道)、吸痰器随时准备应用。如遇严重反应,在自己抢救的同时要尽快通知有关科室医师前来协助抢救。
(2)增强前准备工作要做好,首先详细了解有关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早发现对比剂反应的高危因素,采取对应措施。
(3)应用对比剂前一定要作碘过敏试验,以静脉法为宜。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作过敏试验时可发生严重副反应,要有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4)最好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5.对比剂反应的处理处理原则是轻度反应不必采取措施,但要留病人观察十余分钟,以免万一反应加重便于及时处理;中度反应及重度反应要立即停止对比剂的注射,保持静脉通道,并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30mg,同时根据不同形式的反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抢救措施的原则基本是对症治疗。
6.关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近年来,对于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导致的肾功能下降受到高度重视,对比剂肾病的概念开始提出,中国对比剂安全使用委员会制定的《对比剂使用指南》中指出:对比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天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明显降低。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至少44μmol/L(5g/L)或超过基础值25%。
(四)相关参数对CT增强效果的影响
多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明显缩短,相关参数对CT增强效果的影响就更加突出,因此应当加以强调。
1.对比剂注射流率对增强效果的影响CT动脉期的强化效果取决于血管内碘的流量,因此要想提高增强效果,必须提高扫描时血管内碘的浓度(流量),可取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注射流率(velocity)。
增加对比剂注射流率可以提高强化峰值。高流率能够提高增强效果的根本是增加了碘流:(IodineDeliveryRate,IDR),其计算单位为gl/s(每秒克碘)。以mgl/ml为例,当流率从1ml/s分别增加到3ml/s和5ml/s时,碘流率分别从0.3gl/s增加到0.9和1.5gl/s。
提高注射流率的另一个结果是在提高了峰值的同时,峰值时间也相应提前。有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mgl/ml的对比剂,容量90ml,当流率从3ml/s提高到5ml/s时,峰值时间从32±2.8秒提前到28±2.8秒。
2.对比剂浓度(concentration)对增强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强化效果,可以采取提高注射流率的方法,但是注射流率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度,过快会导致对比剂外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用大剂量低浓度对比剂还会有导致水肿的危险。高浓度对比剂的应用不仅可提高血管内碘的浓度、降低注射速度,还可以减少对比剂的总注射剂量,使应用低剂量的对比剂进行成像成为可能。高浓度对比剂是指浓度大于等于mgI/ml的对比剂。
在相同碘含量、相同注射流率的前提下,高浓度对比剂可以提高增强效果。因为增加对比剂的浓度,可以使强化峰值明显升高。同时,对比剂浓度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也越短。高浓度对比剂的粘稠度(viscosity)比常规浓度对比剂高得多。例如摄氏20℃时,mgl/ml碘海醇的粘稠度为11.8(cP)+,mgl/ml的碘迈伦则高达27.5(cP)+。后者由于粘稠度太高,不仅注射起来比较困难,注射进血管后,也会由于难以混匀而产生血管内密度不均匀的现象。所以,在注射前一定要加温到37℃,此时粘稠度会大大降低,例如,mgl/ml的碘迈伦会降低到12.6(cP)+。
3.对比剂总量对增强效果的影响对比剂总量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峰值、峰值时间和峰值持续时间三个方面。
即使是用同样的注射流率,当总量差别较大的时候,峰值和峰值时间都会有差别。增加对比剂剂量不仅可以提高峰值,使强化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峰值时间也在推迟。后一种现象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尤其应当引起注意。
对比剂总剂量还决定了峰值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个结果对于指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程序的设定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可以在短时间内用亚毫米层厚扫描一个较长的范围,这样与单层螺旋CT比较,即使适当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只要延迟时间把握准确,同样能够获得优秀的强化效果。对比剂总量的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且可以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几率。
MR对比剂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可以反映出人体组织间的物理、化学上的差异,但在显示病变的特异性上较差,常达不到定性诊断要求。因此开发了MRI对比剂,常用的是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adoiniumdiethyltriamine-pentaaceticacid,Gd-DTPA),其为顺磁性物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些对比剂问世,如含Fe的超顺磁性物质,以Mn为基础的细胞内对比剂等。
(一)MR对比剂增强机制
MRI对比剂虽与X线检查用碘对比剂的应用目的相同,但作用机制和功能则完全不同。MRI对比剂本身不显示MR信号,只对邻近质子产生影响和效应,这种特性受到对比剂浓度、对比剂积聚处组织弛豫性、对比剂在组织内相对弛豫性及MR扫描序列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MR信号强度的改变。
在MRI成像中,质子所产生的MR信号及其弛豫时间T1和T2决定着不同组织在MRI图像上的对比,MRI对比剂与质子相互作用来影响T1和T2弛豫时间,一般是使T1和T2时间都缩短,但程度不同,二者中有一种为主。
某些金属离子如铁(Fe)、钆(Gd)、锰(Mn)具有顺磁性,其原子具有几个不成对的电子,弛豫时间长,有较大的磁矩。在磁共振过程中,这些顺磁性物质有利于在所激励的质子之间或由质子向周围环境传递能量时,使质子弛豫时间缩短。Gd-DTPA临床应用中主要利用其缩短T1效应。
铁磁性物质,如超顺磁性氧化铁含有不成对的电子,产生磁环境。置于外加强磁场时,相邻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磁场不均,加速共振质子去相位,使T2缩短,其缩短T1效应较弱。
(二)MR对比剂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对比剂在体内分布、磁特性、对组织T1或T2的主要影响和所产生MR信号强度的差异分类,目前有两种分类:
1.生物分布性分细胞内、外对比剂两类。
细胞外对比剂: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钆制剂属此类。它在体内非特异性分布,可在血管内与细胞外间隙自由通过。因此需掌握好时机,方可获得良好的组织强化对比。
细胞内对比剂: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些细胞作为靶来分布,如网织内皮系统对比剂和肝细胞对比剂。此类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立即从血中廓清并与相关组织结合。其优点是使摄取对比剂组织和不摄取的组织之间产生对比。
2.磁特性依磁特性分为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
顺磁性对比剂由顺磁性金属元素组成,如Gd、Mn。对比剂浓度低时,主要使Tz缩短并使信号增强;浓度高时,则组织T1缩短超过T2效应,使MR信号降低。常用其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
铁磁性及超顺磁性对比剂由氧化铁组成,为不同大小微晶金属粒子。二者均影响局部磁场均匀性且产生磁化率效应,使质子失相位加速,T2弛豫时间缩短。
(三)MR对比剂的应用
1.钆螯合物是以Gd为基础的MRI对比剂。常规作为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最常用的Gd-DTPA为离子型对比剂。依化学结构分为线形和巨环形螯合物。Gd对比剂均为亲水性、低分子量复合物,因粒子小,经静脉引入体内,很快从血管内弥散到细胞外间隙,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正常时不进入脑与脊髓。其生物学分布为非特异性,一旦它在血管内和细胞外间隙迅速达到平衡后,则很快失去组织间的对比。钆类对比剂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MRI检查,可使某些正常结构强化,如垂体、静脉窦等。也使病变强化,如脑瘤、梗死、感染、急性脑脱髓鞘病变及脊髓肿瘤、炎症病变的强化等。它有助于小病变检出,如转移瘤强化后发现病灶数目明显增多。也用于腹部、乳腺、肌骨系统病变增强检查。Gd类对比剂经静脉内注入,用量为0.1mmol/kg,多发性硬化、转移瘤可用至0.2~0.3mmol/kg,以发现更多病变。Gd类对比剂很少引起不良反应,约占1%~5%。主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和皮肤黏膜反应,为恶心、呕吐及荨麻疹,反应轻微持续时间短,一般无需处理。孕妇与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2.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itonoxide,SPIO)为颗粒物质,经静脉被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retictllo-endothelialsystem,RES)Küpffer细胞吞噬,主要作为RES定向肝对比剂,用于肝恶性肿瘤诊断。因肝恶性肿瘤缺乏Küpffer细胞,因此增强后与正常肝形成对比。所用剂量为0.mmol/kg,需用ml5%葡萄糖稀释,在30min或以上缓慢滴入。MR扫描在滴人末期进行,延迟30~60min扫描为宜。SET2WI上及GRET2WI上肝实质信号明显减低。
3.肝细胞特异对比剂为肝细胞靶对比剂,即在Gd对比剂中加入芳香环,增加其亲脂性以便与肝细胞结合。
4.血池对比剂为缩短T2的对比剂。由于血液循环有相对长的时间,可从稳态中获取高分辨力和较高的SNR。目前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5.口服对比剂阳性对比剂用Gd-DTPA与甘露醇配合,服用后肠道显示高信号。阴性对比剂为口服超顺磁性氧化铁剂,它使肠道内对比剂聚集处信号消失。口服对比剂主要用于区分肠道与周围正常、病理的器官或组织,使胃肠道管壁显示清晰。
肝外伤-消化系统-介入放射学
(一)急诊肝动脉造影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①腹部或肝脏创伤而有休克表现者;
②需确定是否为多处损伤;
③疑有继发性第二次肝破裂。
2.禁忌证
腹膜炎或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而需急诊手术治疗者和感染性动脉瘤。
(二)肝外伤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适应证
肝动脉造影确定有肝动脉破裂的表现,均可行肝动脉栓塞止血:肝动脉及其分支断裂或破裂引起的出血或出血性休克;肝破裂手术治疗后复发性出血者;创伤性胆道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肝动静脉瘘或动脉一门静脉瘘;医源性肝动脉损伤。
原发性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从组织学上分为来源于肝细胞的肝细胞癌、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结合癌。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上皮性肿瘤。此处讲的介入治疗只涉及HCC。从大体形态学上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及弥漫型。
(一)HCC在血管造影中的表现
1.肝动脉扭曲,变形,移位。
2.肝动脉血管增多。
3.新生肿瘤血管表现为大量紊乱,交织呈网状的异常血管。
4.肿瘤染色表现实质期为瘤内毛细血管不规则大量充盈表现。
5.动静脉瘘静脉早显,一般门静脉较多见,也可见于肝静脉。
6.动脉包绕征表现为血管直径与走行发生突然变化。
7.对比剂潴留形成不规则池状,一般消失较快。
8.血管湖形态表现为较为规则,大小不一,消失较慢。
9.门静脉瘤栓表现为门静脉分支内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
10.线样征或条纹征表现为动脉期见细小血管沿门静脉走行与之并行,为供应门脉瘤栓的细小滋养动脉。
以上各项在典型HCC均可出现,但并非特异性表现。动静脉瘘是HCC较具特异性的表现。门脉瘤栓,线样征或条纹征的出现更具诊断意义。
(二)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
1.经皮经血管内化疗栓塞术(TAE)。
2.经皮经血管内化疗灌注术(TAI)。
3.化疗泵留置导管化疗栓塞。
4.经皮肝门静脉导管化疗泵系统植入。
5.经皮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包括①化学药物注射法,如无水乙醇、50%醋酸等;②物理能量法,如激光治疗,聚焦超声;③生物免疫制剂法。
(三)TAE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①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者。②术前治疗,目的在于使肿瘤缩小以进行二期手术,并减少术中出血及扩散。③HCC术后复发。④控制肿瘤出血、疼痛以及较大的肝内动一门脉短路。⑤HCC占据肝脏的70%以下,门静脉主干无完全阻塞者。
2.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有:严重*疸,大量腹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重度肝硬化,全身状况极度不良或恶病质,HCC占据肝脏70X以上,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且无侧支循环形成。相对禁忌证有: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阻塞,或门静脉左右主支之一完全阻塞者,应视肝功能及全身状况综合分析,严重动一静脉瘘或动一门脉瘘可根据瘘口可否闭塞而定,未闭塞瘘口进行栓塞可能导致栓塞剂进人体循环而造成误栓。
(四)TAE治疗HCC并发症
1.栓塞后综合征这是栓塞治疗后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栓塞术后出现恶心、呕吐、高热、腹痛、麻痹性肠郁张,称为栓塞后综合征。其发生与肿瘤大小及TAE方法有关。栓塞后综合征的原因通常认为由于器官缺血、水肿和肿瘤坏死造成的。虽然其呈自限性,但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影响患者对以后治疗的合作意愿,故应重视及积极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2.直接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其一是导管插入途径中的血管并发症,如穿刺部位血肿,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血管内膜损伤,动脉穿破;其二是由操作引起的感染。
3.化疗药物有关的并发症肝动脉化疗栓塞,重点是肿瘤血管,化疗药起辅助作用,因此化疗药物要注意适量原则,过量的化疗药只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伤患者的肝脏功能。术中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会引起患者胸闷、心悸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特别蒽环类药物发生率更高。口含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于术前常规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
4.与栓塞剂有关的并发症栓塞剂常见的并发症有异位栓塞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肋间动脉等,胆囊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术后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查体,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个别患者表现反跳痛,墨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增大,壁增厚。导致胆囊动脉栓塞的原因主要有:操作不仔细,在主干栓塞或肿瘤过大,栓塞剂回流人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栓塞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引起十二指肠穿孔,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例很少。脊髓损害是一种罕见并发症,应及时扩血管,脱水,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患者在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腹水,尿少等症状,说明患者出现了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应及时溶栓治疗。
5.与肝基础病变有关的并发症TAE术后可造成一过性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肝脏的各种酶类一过性升高,肝脏的解*、代谢、合成、排泄功能下降,从而使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脏功能衰竭等。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的病人,TAE术前或术后近期,进行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直至静脉曲张完全消失。对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的病人,可直接行TAE治疗,术后患者无出血不进行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但应服常规药物预防出血,术前用5-羟色胺拮抗剂预防TAE术后恶心,呕吐等。术后使用止酸药及保肝治疗。TAE术后,突然出现腹痛,失血性休克等表现,经腹腔穿刺发现腹腔内有大量血性不凝液体,即可证实为肝癌破裂出血。治疗方法首先应积极扩容,在血压正常的条件下,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术。止血后行肝破裂急诊TAE术后的综合治疗。TAE术病例选择不当,术后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肝破裂,血管破裂,或术中使用了过量的化疗药,碘油及正常肝组织被栓塞,均可发生肝脏功能衰竭。此类患者预后较差。应在围手术期,积极治疗原发病变,使用促肝细胞生成素、还原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等药物积极保肝及进行血浆置换,有条件时可用人工肝进行治疗。
肝血管瘤
(一)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脏包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2.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zI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一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者。
(二)并发症及其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与原发性肝癌相同。使用球囊导管可避免栓塞剂反流造成异位栓塞。如肿瘤较大,有较大动静脉瘘存在,使用栓塞剂不当,可造成回流静脉栓塞及肺栓塞。使用液态栓塞剂或粉状明胶海绵较易引起胆囊动脉栓塞,鱼肝油酸钠用量过大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等并发症。栓塞前进行常规血管造影,充分了解肿瘤血供情况,选择恰当的栓塞剂及栓塞方法可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胆管引流术
胆管引流术包括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引流。
外引流主要目的是胆汁引流,解除胆汁淤积,以利于肝功能恢复和后续治疗。常用的介入技术有: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经内镜胆管引流术(ENBD)。
内外引流是指在外引流的基础上,将导管端部通过狭窄部送入十二指肠,关闭导管尾端后可行内引流,开放后可行外引流或冲洗引流管。
内引流是符合生理要求的最理想的引流方式。常用的介入技术有:胆管内支架植入术、经皮穿刺胆胃引流术(PGBD)。
(一)PTCD操作方法和步骤
1.穿刺点的处理
2.胆管造影除采用B超引导不需要先造影外.X线引导时需先行胆管造影。用千叶针水平刺向第11胸椎右缘的2cm处停止。剑突下入路则右斜刺向该区.进针深度应在8~10cm之间。用5ml注射器抽稀释的对比剂。边注入边后撤穿刺针,直至胆管显影。其显影的标志为一管道持续显影,并缓慢流动形成树枝状管道。继续加注10~20ml对比剂,至主要的胆管显影。若刺中肝静脉则显示对比剂向第二肝门迅速排空,提示穿刺层面偏背侧。若刺中肝动脉和门脉,显示对比剂较快速流向肝内并消失,提示肝管在其附近,可将穿刺层面略偏向背侧或腹侧。肝外和包膜下穿刺则显示条状或片状密度增高影。肝实质或肿瘤内穿刺可显示小团状影,弥散缓慢。应注意胆管内不可过多注入对比剂,以免胆管内压突然增高,使感染的胆汁逆行入血造成菌血症。若注入的剂量不足以明确诊断,可先行引流管植入,待引流24h后再行胆管造影。
3.胆管穿刺有一步穿刺法和两步穿刺法。
通常采用两步穿刺法:胆管造影后撤出千叶针,选定欲穿刺的胆管部位,在用套管针重新穿刺。术者左手持针体,右手顶紧针芯勿使其退人针套。进入皮下组织后令患者屏气,迅速刺进肝包膜,然后调整方向及水平面,向已显影的胆管分支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胆管分支为宜,以利后续操作。一般刺入胆管时可见管壁先受压变扁。退出针芯,缓慢后退针套,观察有无胆汁流出,一旦有胆汁顺利流出即可送人导丝。若流出血液则稍候,观察后来是否流出胆汁,或血中是否混有胆汁(胆汁常较粘稠带丝,或滴于干净纱布上,可于周边显示明确的*色带)。否则继续后撤外套管,一般要求套管勿退出肝包膜,以免肝包膜的多处损伤.造成出血。有时胆汁过于粘稠不易流出,可采用注入对比剂观察的方法。本法的优点:第2次行套管针穿刺时,可根据胆管显影的情况,选择有利于胆管插管等后续操作的胆管分支及部位进行。缺点:行套管针穿刺时,有时难以一次成功,对肝脏损伤相对较大。
一步穿刺法:如配有微导丝,可沿千叶针送人,然后退出穿刺针;如为PTCD套装则可沿千叶针直接送入套管针。本法损伤相对较小,操作较简单。若因穿刺的胆管部位不满意,有时难以完成后续的胆管插管等操作,仍需行二次穿刺。
4.胆管插管胆管穿刺成功后,先送人较柔软的导丝,尽量使其进入胆总管。有可能的话,或需作内外引流时可通过狭窄区进入十二指肠,可顺手沿导丝推送外套管深入。撤出导丝后,放出部分胆汁,并注入少量对比剂作进一步观察,已明确管端的位置和胆管情况。换入超硬导丝,并用扩张器扩张穿刺通道,再植入引流管。
单纯外引流可用猪尾形导管置于狭窄的近端。内外引流则用多侧孔的内外引流管,远端置于十二指肠内,近端置于扩张的胆管内,切忌其侧孔置于肝实质内和肝包膜外,否则可造成出血、胆汁腹腔漏和导管堵塞。若梗阻平面较高,位于肝门区同时累及左右肝管,而导丝经过反复尝试仍不能通过狭窄端进入胆总管,引流管可置于左右肝管的较大分支内或骑跨于两个分支。为提高引流效果,可同时经剑突下和右腋中线入路行左右胆管引流术。
引流管植入后,即观察胆汁是否可顺利流出及胆汁性状。若胆汁流出困难则透视下调整管端位置,并注入对比剂观察其是否位于胆管内。可用生理盐水注入导管,待胆汁自行流出,必要时可稍加抽吸。
5.引流管的外固定直到观察到胆汁顺利流出,方可行外固定。首先将导管固定线轻轻拉紧,旋紧接口螺丝或固定器。剪去多余固定线,否则该线可切伤导管接口部。以往常采用局部皮肤缝线固定,该方法局部感染和脱管率较高,现多不采用。可用专用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夹紧,将固定器贴于皮肤上。可允许患者淋浴,但较粗、硬的导管不宜采用此方法。
(二)并发症及处理
由于器材的改进,采用细针穿刺及影像监视,PTCD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1.胆管出血主要与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和器械不合适有关。如肝门区的癌肿在穿刺中易导致出血。在PTCD成功后,有少量的血性胆汁则较常见。
2.胆汁漏可漏人腹腔或经穿刺点漏出腹壁外。临床上约3.5%~10%可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症状。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出现象可自行消除,极少需特殊处理。胆汁漏出的原因主要有:①扩张的通道粗于引流导管。②引流管不够深入,部分侧孔漏于肝实质,甚至肝外。③引流管引流不畅。可行经引流管造影,明确原因并做针对性处理。
3.逆行胆管感染包括原有化脓性胆管炎造影时造成胆道内压过高,感染的胆汁入血,形成脓*败血症和迟发的逆行胆管感染。
4.胆汁分泌过量正常胆汁分泌每日约ml,如高于0ml,称为胆汁分泌过量,最高日流出量可达0m1。
5.导管堵塞和脱位导管堵塞和脱位是造成引流失败和继发胆管感染的重要原因。
6.其他胸腔并发症主要有胆管胸腔瘘、气胸和血胸等,由穿刺插管时穿过胸膜腔引起。因此,穿刺时应在透视下进行,避开肋膈角。行内引流时,导管如阻塞胰管开口,可造成急性胰腺炎,应调整或重置导管。导管周围肿瘤种植的发生率极低,约O.4%。
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病人,可选择采用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
(一)介入治疗适应证
(1)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
(2)伴有梗阻性*疸的胰腺癌。
(3)胰腺癌外科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4)伴有远处转移或术后发生转移者。
(5)术后预防复发的动脉灌注化学治疗。
(二)介入治疗禁忌证
(1)呈恶病质患者。
(2)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3)严重凝血功能异常。
(4)大量腹水。
胃癌
胃癌源自胃黏膜上皮细胞,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早诊断、早切除”为提高胃癌治愈率的主要手段。内镜下切除、直接药物注射或激光切除等在近年来取得可喜的进展。而中、晚期患者,外科扩大根治术仍为主要治疗方法。用介入放射学方法治疗胃癌,为晚期患者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晚期胃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有动脉内化学性栓塞或化疗药物灌注术,另外可用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经皮胃穿刺固定术等。
(一)胃动脉内化学性栓塞术的特点
动物实验证明胃动脉内化学栓塞(GAI或GAE)所致正常胃组织损伤是可修复的,其主要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表现为水肿、急性炎症,一般在30~45日内恢复正常。
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可直接阻断胃癌的周围血供和主要供血动脉,使其缺血坏死,同时由于碘化油沉积于瘤体内,其所携带的化疗药物缓慢释放.可长期作用于肿瘤细胞。
胃动脉内化学性栓塞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区域化疗药物浓度,其肿瘤细胞杀死指数(药物浓度×作用时间)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由于药物主要作用于瘤体本身,因而全身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减少。
(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不能外科切除的胃癌患者。
(2)高龄或拒绝手术患者。
(3)胃癌伴远处转移患者。
(4)胃癌术后复发患者。
(5)胃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动脉化学治疗患者。
2.禁忌证
(1)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
(2)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3)全身广泛转移患者。
(4)全身衰竭患者。
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