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一滴血就能
确诊消化道肿瘤
到底是真的吗?
筛查消化道肿瘤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这篇文章一次说清!
首先,
一滴血真的能筛查
消化道肿瘤吗?
不能!
或许几十年后我们真的可以通过一滴血筛查多种疾病,只不过以当前科技发展水平而言仍很难做到。
目前,血液筛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进一步确诊必须借助更可靠的手段如影像、病理等。
那么,
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怀疑患有消化道肿瘤时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
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
潜血试验;
内镜筛查(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
影像学检查(包括CT、B超、核磁、消化道造影及PET-CT)。
但!素!
检查项目那么多,
我们需要全部做吗?
我们来看看
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需要做哪些检查吧~
胃癌筛查建议
筛查人群
根据胃癌诊疗指南(年),我国建议40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需进行胃癌筛查。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项目
1、血清学筛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我国胃癌筛查采用PGI浓度≤70μg/L且PGI/PGII≤3.0作为胃癌高危人群标准。根据血清PG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
胃泌素17(gastrin-17,G-17):血清G-17浓度检测可以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水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
2、上消化道钡餐
3、内镜检查
必要时可根据医生建议加做大便潜血试验、细胞学检查、CT检查。
食管癌筛查建议
筛查人群
1、年龄≥40岁,来自食管肿瘤高发地区,或有食管肿瘤家族史、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喜食高温及腌制食物、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等)的人群。
2、年龄≥40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贲门失弛缓症、腐蚀性狭窄、胼胝症、巴雷特食管、肥胖)人群。
筛查项目
1、每1~3年进行1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若内镜下未见病灶,即定期复查内镜随访。若发现病灶,取活检评估病理情况。如果内镜表现较活检病理结果更重,建议行精细食管内镜检查。
2、对于已知或食管内镜下新发现的具有巴雷特食管高危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食管内镜下每隔2cm行4点位活检(至少8块活检组织)
结直肠癌筛查建议
筛查人群
1、50~74岁一般人群;
2、结直肠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性肠病者。
筛查项目
1、年龄50~74岁一般人群首次筛查应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大便隐血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则需要进一步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后续至少每年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2、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参加结直肠癌肠镜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建议
筛查人群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肝病*(hepatitisBvirus,HBV)和(或)丙肝病*(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
筛查项目
1、借助肝脏超声显像联合血清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
2、超声或血清AFP阳性的患者则需进一步行动态增强CT和多参数MRI扫描。
胰腺癌筛查建议
筛查人群
1、患有遗传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2、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胰腺癌易感人群。
筛查项目
超声、血液生化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CA19-9、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检查阴性者,每半年复查一次;
阳性应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MRI、超声内镜进行筛查。
胆道恶性肿瘤筛查建议
胆道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肝内外胆管癌。此类肿瘤不易发现,往往在我们需要“动刀子”的时候才被检出。听起来吓人,不过目前仍有一些手段可以协助我们筛查。
胆囊癌筛查人群
1、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单独的和有症状的息肉1cm)、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壁钙化人群。
2、超声发现有可疑肿块或血清CEA和/或CA升高人群。
胆管癌筛查人群
超声发现有可疑占位/胆管扩张或血清CEA和/或CA升高人群。
筛查项目
1、超声(首选);
2、血清癌胚抗原(CEA)和CA;
3、胸部CT、腹盆部CT(平扫或动态增强);
4、胸部MRI、腹盆部MRI(平扫或动态增强)和MRCP。
相信经过介绍,
大家对消化道肿瘤的筛查
有了一定的了解,
赶快一键三连,
收藏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