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都不再吃生的了,实在太可怕了……”曾先生事后感慨不已。
十月假期的时候,曾先生跟几个老友约了去顺德吃鱼生,但就在饭后的6小时,曾先生莫名出现发热并伴有咳嗽、咳痰的表现,体温高达39℃。
但曾先生之前就曾感冒发烧过,当时也是烧到39℃左右,自己吃了退烧药,体温就下降了。于是这次曾先生也打算这么应付过去,但发热依然反复。
“不会是感染新冠了吧!”曾先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于是立即向社区报备,医院就诊。
结果检查后发现,曾先生的右下肺有少许慢性炎症,右胸腔也出现积液,医生判断不是呼吸道感染这么简单。
最终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曾先生竟然是患上了肝吸虫病,这与他吃淡水生鱼片有关。
曾先生透露,自己平日非常爱吃生鱼片,基本每个月都要跟朋友驱车去吃上一顿。有时候甚至自己去市场买鱼生吃,他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的鲜美。
至于寄生虫问题,他以为蘸点芥末,就能给寄生虫造成刺激,杀死寄生虫。没想到寄生虫没杀死,自己却惹上了肝吸虫病。
一、49万人研究:吃鱼会致癌!
“肉类选择上,应该增加鱼肉的摄入,更有益健康”这句话相信大家经常听说,然而最近却有新的观点认为,鱼肉致癌。
年6月9日,来自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以在线发表的形式发布在《癌症病因与控制》杂志上,数据涉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退休人员协会饮食与健康研究名参与者。
研究人员分析结果发现:较高的鱼类摄入,与恶性黑色素瘤和原位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其中金枪鱼和非油炸鱼的摄入量增加,与恶性黑色素瘤及原位黑色素瘤呈正相关;炸鱼摄入量与恶性黑色素瘤呈负相关,但与原位黑色素瘤无关。
研究人员分析称,鱼肉之所以与癌症相关,与海洋环境污染有关。
人类的*化学混合物(包括多氯联苯、砷、汞等与黑色素瘤有关的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污染鱼类的生存环境,这些有*物质积累到鱼类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循环到人体,从而引起健康问题。
不过,研究人员也提醒,此次研究属于观察性的研究,统计数据并不能推断出鱼类摄入与黑色素瘤的因果关系。从健康饮食角度考虑,目前并不建议大家改变鱼类消费量。
二、真正会致癌的,其实是这3种鱼
真正不建议大家吃,并且可能会致癌的鱼类,其实是以下几种:
1、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再香,也已经被明确标为“一类致癌物”了。中式咸鱼为何会致癌?这就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关。
为了延长鱼肉的存储,咸鱼需要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胃肠道后,会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经常食用就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等风险。
建议咸鱼还是少吃为妙,吃的时候可以先用水冲洗几遍,降低盐分。
2、熏鱼
熏鱼其实就是一种先炸后卤的鱼,也有一种是通过烟熏法熏制的鱼,但无论是哪种,都是需要经过高温烹调。
而高温烹饪最容易生成苯并芘这种致癌物质,火候和时间不同,所含的苯并芘也不同。虽然苯并芘致癌需要一定剂量,且通过膳食摄入对人类影响不算太大,但还是建议少吃。
建议食用熏鱼,每月不超过两次,且尽量多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3、生鱼片
生鱼片中容易寄生虫卵,这些虫卵可以人体存活几十年,在感染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但若长期不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和腹水等情况,诱发胆囊炎、胆管炎等发生,甚至引起肝癌。
淡水鱼中的寄生虫,至少要在60℃高温下持续加热1分钟才能杀灭,因此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不建议食用未加工过的鱼类。
三、吃鱼怎么吃才营养?送你一份“吃鱼攻略”
根据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应食用2次鱼或每周吃-克鱼肉,即每天建议食用40-75克的鱼肉。经常吃鱼,会给身体带来啥好处?
首先,鱼肉比较好消化,其含有的肌纤维短,间质蛋白少,吃起来口感会比较柔嫩。
其次,鱼肉中含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鱼肉中还含有少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人体获取微量元素的最佳来源。
虽然推荐大家吃鱼,但也不是什么鱼都适合吃。
特别是深海鱼类,涉及海水污染问题,*素含量会更高,因此最好避免含汞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金枪鱼、剑鱼、旗鱼、金目鲷等。
那鱼身上什么部位最有营养呢?是鱼籽和鱼胆吗?
很多人把鱼籽当成营养品,认为它是鱼的卵,可以以形补形,促进发育。鱼籽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钾等,但胆固醇也不低。
如果经常大量食用,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脑子可能还没发育,身上的肉倒是“发育”了不少。
还有些人认为吃鱼胆能降火明目,实际上,这是无稽之谈。
鱼胆是含有*性的,多为胆酸、组胺、氢氰酸、鲤醇硫酸酯钠等有*化合物,*性非常强。即便是少量食用,也可能会导致呕吐、反胃、肚子痛等不适。所以杀鱼时,一般都会把鱼胆给扔掉。
对于大多数人,吃鱼有益健康,但也有人反受其害,尤其是以下3类人,建议控制鱼肉的摄入量。
一是痛风人群,海鱼中含有较高嘌呤,吃鱼容易引起痛风发作;
二是出血性疾病患者,鱼肉中含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物质,吃鱼容易使出血患者出血不止;
三是肝硬化病人,肝功能障碍往往有出血倾向,此时再进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则容易加重病情。
鱼是一种非常好的肉类,但好的食材也需要搭配正确的吃法,才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否则同样也是存在健康隐患的。
参考资料:
[1]《吃鱼多,诱发黑色素瘤?最新研究报告来了》.医学界肿瘤频道.-06-24
[2]《3种鱼再便宜也别买!重金属多还致癌,卖鱼的从来不吃,你却成天端上桌》.深圳卫健委.-10-30
[3]《每周吃鱼达到这个量,脑卒中风险下降14%!越吃越聪明!注意,这几种鱼被点名…》.科普中国.-10-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